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来源: 河南周口经济开发区 时间: 2025-03-23 18:28:0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

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高度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方法、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的内在统一性,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守正”,就是要坚持“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以守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旗定向,就要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守住方向、守住原则、守住立场、守住命脉,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四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持续的改革创新中不断掀开崭新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新进程。

勇于创新,不是盲目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用创新的方式去完善正确的东西,是守正进程中的创新,如果丢了守正去谋求创新,结果注定背道而驰。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封闭僵化的改革,不是关起门来搞改革,我们既不能盲目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接受改革、容纳改革,更能够以开放包容共赢的姿态拥抱世界、融入世界、造福世界,能够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益于实现人民利益、确保改革实效的先进文明成果,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全新机遇。新征程上,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在除旧布新、吐故纳新、开拓创新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坚守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永葆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周口临港开发区管理员